最近,关于肠道菌群参与机体代谢,炎症等生理学过程的研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肠道菌群作为居住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重要伙伴在调节机体健康和肠道稳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宿主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关系。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host and microb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宿主细胞产生的microRNA能够调节肠道细菌的基因表达影响肠道细菌生长。
不同物种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在肠道菌群组成方面存在千差万别,但是对于同一个体来说肠道菌群在一段时间内会维持相对稳定。但宿主究竟如何有选择性地塑造肠道菌群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和人类粪便中含有大量microRNA,这些粪便miRNA能够调节细菌的基因表达,帮助宿主控制肠道菌群的平衡。他们还发现粪便中的miRNA主要来自于小肠上皮细胞和Hopx阳性细胞,如果在这两种细胞中特异性敲除负责miRNA加工的酶——Dicer,会导致粪便miRNA减少。
这些由宿主合成的miRNA能够进入细菌,比如F. nucleatum和E. coli,特异性调节细菌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细菌生长。研究人员构建了Dicer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特异性敲除的小鼠,这种小鼠缺少来自小肠上皮细胞的miRNA,结果发现敲除小鼠表现出肠道细菌生长失控以及大肠炎加重的表型,而将野生型小鼠的粪便miRNA移植到敲除小鼠体内能够恢复肠道细菌的平衡并改善大肠炎。
这项研究表明宿主产生的粪便miRNA在塑造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或可开发调节菌群的相关策略,帮助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