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地 | 中国/美国 |
品牌 | KALANG/进口品牌 |
货号 | kl-CC101744 |
保存条件 | 50%高糖DMEM+40%FBS+10%DMSO 液氮 |
英文名称 | WB-S4 |
保质期 | 12个月个月 |
WB-S4水牛皮肤成纤维样细胞完全培养基:DMEM高糖培养基90%;胎牛血清10%。
培养条件:37.0C carbon dioxide(CO2),5%
细胞生长:贴壁生长
细胞形态:上皮样;多角形
细胞传代:1:2-1:4传代;每周2-3次
WB-S4水牛皮肤成纤维样细胞冻存步骤:我们实验室是按1:3:6 配冻存液1份甘油3份血清和6份培养基(养细胞时用什么培养基冻存时就用什么培养基):
⑴ 吸出旧培养液加PBS冲洗一次
⑵ 胰酶消化
⑶ 加培养基中止消化,有的细胞是加血清中止
⑷ 离心收集细胞,不同细胞离心率不一样(以上仅为贴壁细胞,悬浮细胞收集就用第四部)
⑸ 吸出离心管上清液,加1ML 的冻存液重悬细胞,移到冻存管,放4度半小时,-20 度两小时,-70度过夜,再放液氮长期保存。
WB-S4水牛皮肤成纤维样细胞复苏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培养基置于37℃回温,回温后将其用75%酒精擦拭,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2 戴上护目镜,厚毛线手套之后,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冷冻管。若冻存管内有液氮进入,需拧松冻存管,排出内部残留的液氮,之后拧紧冻存管,放入37-40℃水浴中,并不时摇动,使其迅速融化,以足量75%酒精擦拭之,转移到已加入10ml培养液的离心管内;
3 在1,000 rpm下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培养液后接种于培养瓶中,置 5% CO2温箱静置培养;
4 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继续培养,观察生长情况。若细胞密度较高,及时传代;否则,及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WB-S4水牛皮肤成纤维样细胞复苏注意事项如下:
A.复苏细胞请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来自客户的细胞。在放入液氮容器之前就应该检查冻存管是否拧紧。取出复苏时若有液氮进入,请一定要拧松冻存管,排出液氮,防止温度升高时爆炸。
B. 细胞复苏时需使用指定培养液。绝大多数细胞均无法立即适应不同基础培养基或不同的血清种类,若因实验需要,必须有所不同,须以缓慢比例渐次改变培养基组成,确定细胞适应后,方进行实验。
C. 细胞复苏时可以暂时不使用抗生素(G418等),以利于细胞的恢复。
D.细胞复苏前需检查恒温水浴锅的温度是否已经适宜。
WB-F344 KL1620 大鼠肝上皮样干细胞,WB-F344细胞
Walker-256 KL1621 大鼠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接种到*成瘤) Walker-256细胞
CBRH7919 KL1622 大鼠肝癌细胞(wistar 大鼠) CBRH7919细胞
LGZC212 KL1623 大鼠肝癌细胞,Walker-256细胞, Walker-256
RH-35 KL1624 大鼠肝癌细胞,RH-35细胞
H4-II-E-C3 KL1625 大鼠肝癌细胞,H4-II-E-C3细胞
H4-ⅡE KL1626 大鼠肝癌细胞,H4-ⅡE细胞
CRL-1548 KL1627 大鼠肝癌细胞,CRL-1548细胞
CBRH-7919 KL1628 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细胞
CRIC089 KL1629 大鼠肝癌 R15细胞, R15
RLE-6TN KL1630 大鼠肺上皮Ⅱ型细胞,RLE-6TN细胞
NR8383 KL1631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
GH3 KL1632 大鼠埀体瘤细胞,GH3细胞
RPC KL1633 大鼠垂体细胞,RPC细胞
MMQ KL1634 大鼠垂体瘤细胞,MMQ细胞
GH3 KL1635 大鼠垂体瘤细胞,GH3细胞
208F KL1636 大鼠成纤维细胞,208F细胞
L6 KL1637 大鼠成肌细胞(分化)\L6细胞
JRDC008 KL1638 大鼠成肌细胞,L6细胞, L6
ROS1728 KL1639 大鼠成骨细胞,ROS1728细胞
FAT KL1640 大鼠鼻咽癌细胞,FAT细胞
KL1641 大丽花轮枝孢 ACCC 30308
PCK KL1642 大黄鱼肾细胞,PCK细胞
EPC KL1643 大黄鱼EPC细胞,EPC细胞
KL1644 大肠杆菌 CCRC 11447
TC-jcyj0141 KL1645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KL1646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 CMCC44108
TC-jcyj0113 KL1647 大肠埃希氏菌 ATCC 35218
KL1648 大肠埃氏菌 8099
KL1649 大孢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 NRRL13970
KL1650 痤疮丙酸杆菌 ATCC11827
TC-jcyj0169 KL1651 脆弱拟杆菌 ATCC 25285
KL1652 刺孢吸水链霉菌昆明变种 ACCC 40020
KL1653 刺孢吸水链霉菌 ACCC 40018
KL1654 创伤弧菌 ATCC 27562